专业周到的服务
从事劳保用品生产、销售
专业人才,安全放心
正规专业的管理模式
编者按:中国郑州大学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在即,这是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全省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学校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迎接党代会召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落实学校“学科建设年”重点任务,讲好学科背后故事、展现学科发展成果、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现推出“献礼党代会 学科展风采”专栏。本期带领大家一起领略化工学科的风采。
郑州大学化工学科从始至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为引领,以学科高水平发展为牵引,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抓手,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对标一流,真抓实干,不断加快转型发展和内涵建设步伐,努力建成以化工过程强化与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为学科特色的资源型化工学科。
近年来,学科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打造“4+N”学科方向,坚持外引内培,着力化工原创研发技术,推进产学研成果转化,孕育“热爱化工 奉献祖国”的文化品格,以“新工科”建设为导向,锚定国家“双碳”发展的策略,主动担当作为,为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贡献力量。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前身为郑州工学院(原化工部直属六所重点高校之一)化学工程系。1958年,河南化工学院组建,依托新乡师范学院化学系成立化学工程系。1963年,河南化工学院并入原郑州大学,化学工程系和原郑州大学创办的4个工科系(机械、电机、土建、水利)一并被划出建立郑州工学院。1998年郑州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更名为化工学院;2000年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更名为郑州大学化学工程学院;2001年原郑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专业并入郑州大学化学工程学院;2009学院更名为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2019年7月更名为郑州大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河南省《关于提升高校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支持建设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化学工艺”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资源加工与高效利用”是河南省特色学科。积极构建资源/能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型的学科体系,以实现“双碳”目标为驱动力,坚持能源转化、过程强化和资源加工一体化研究思路,形成“4+N”学科方向,以首席领军、重大人才攻关、骨干教师主力的团队建设思路,着力提升科研服务能级和社会贡献力,不断的提高学科发展质量和贡献度。
本学科支撑了郑州大学的三个ESI前1‰学科(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其中化学和材料科学是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学科设置4个研究方向:化工分离与资源加工、工业催化与反应工程、生物与精细化工、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化工。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开展化工分离、资源加工、反应工程、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发展矿产资源选冶融合开发、化工过程及制备加工、生物化工合成、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技术及回收利用技术等,构建资源/能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型的化工体系。
化工学院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学院荣获2023年度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化学工程与工艺系党支部入选首批河南省高校样板党支部,制药工程系党支部和行政党支部先后获批河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博士生党支部入选河南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生团支部获评河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学院师生先后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员、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工匠人才”、“师带徒”标兵、“优秀教师”、“出彩河南人”最美大学生、河南省百优十佳“魅力团支书”等荣誉称号。
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冶金工程全部入选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国家特色建设专业、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化工专业基础课”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河南省教学成果奖3项、行业学会教学奖2项;获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2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门、包含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在内省级建设课程12门、省优秀教学组织3个、河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士论文20余篇。学生在国家级重大科学技术比赛获奖88项,应届本科毕业生保送或考取“双一流”高校或高水平科研院所研究生的继续深造率达60%,学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
学科有“两院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3人;中原学者2人、中原教学名师1人、中原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2人、中原青年拔尖人才3人、河南省特聘教授3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6人,省级及以上劳模、优秀教师、学术带头人等8人;2位教师担任教育部有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职务。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河南发展需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扎实推进基础研究,在化工分离与资源加工、工业催化与反应工程、生物与精细化工、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化工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自2021年以来,共发表SCI论文500余篇,其中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IChE J.等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新增ESI高被引论文25篇;授权发明专利88项,出版专著10余部。3位教授入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1人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学科热情参加“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和“智能矿山重型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牵头建设先进功能材料制造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关键金属矿产超常富集提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研究平台;共建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资源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龙门实验室和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近五年,学科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课题及子课题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青基和联合等)7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等217项,百万元以上重大横向科研项目25项(其中,2000万技术转让项目1项),年均科研经费3000万元以上;获得国家、教育部及河南省科技奖励5项,省青年科技奖2项,省部级青年教师奖2项,宝钢优秀教师奖3项,全国学会科技成果奖12项。
设立河南省外籍专家工作室,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等建立科研合作伙伴关系,并选派研究生开展科研合作。如每年选送4-5名研究生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5年内共有42人赴境外科研合作和参观学习;以海外虚拟研究院为平台,通过“双导师制”聘请外籍导师组建联合培养导师队伍,同时以讲席教授、兼职PI等方式,5年内共柔性引进27名专家,推动化工学科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郑州大学化工学科将继续扎根中原大地,深化卓越教育体系,打造顶尖科研团队,培养一流化工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快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新局面贡献中坚力量!
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12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实现陕西电网大型调节电源的新突破。
12月12日15时1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5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学技术创新通过补齐技术短板、拉长优势长板、锻造未来新板,推动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自然-医学》12月12日发表年度预测文章,介绍了未来一年可能对医学产生影响的11项临床试验。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繁华的都市,那么每个角落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共同维持着这座都市的活力与秩序。后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期间,罗敏敏更是贯彻了跨学科的想法。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应用,在疾病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技术被用于心脏活动监测,展现出非接触、便捷和高精度的优点,但面临“呼吸谱泄漏”这一重大挑战。基于这两个现象,研究团队将心跳特征提取频段从基频转移到高阶谐波频段,从而有效消除了呼吸谐波的干扰,明显提升了监测精度。
“化石研究之后发现,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随着更多身体部位的化石不断被发现,30万年前华龙洞“居民”的体貌特征逐渐清晰。
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等也成为多方发力布局重点。同日,豪森智能(688529)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携手,首次观察到一类特殊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2008年和2009年,来自法国南巴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半狄拉克费米子的存在。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2月10日线年“地球卫士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卢琦因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卢琦表示,此次获奖是对中国林草事业特别是治沙科技工作人员的高度肯定和激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微雪的电脑里有个文件夹,保存了同一论文的329个不同版本。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提出了“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即当两种金属间作用强于氧化物中金属自身相互作用时,氧化物载体将包覆金属催化剂。
到医院看病,迎面而来的可能是智能机器人;检查结果出来,人工智能迅速给出诊断意见……随着AI技术飞速提升,诊疗应用越来越广。上述由医生团队发起、参与研发的人工智能医学大模型,在上海一家医院已经投入应用,给医生提供辅助。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对地球空间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太阳爆发事件,大多起源于日冕中。
根据《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谷歌最新一代量子芯片纠错能力实现突破,即将错误抑制在一个关键阈值以下。美国谷歌研究院此次报告了名为“Willow”的最新一代超导量子处理芯片架构,该芯片能实现低于表面码关键阈值的量子纠错。
“本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顶级规模、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全国性农业普查。“这次普查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抢救收集保护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加快种业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香港目前顶级规模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12月9日起正式投入服务,为本地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等提供算力支持,助力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俞晓春团队在解析小鼠参考基因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获得了完整的端粒到端粒小鼠参考基因组序列,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看清”了小鼠基因组DNA全貌。
中国有两位学者入选,分别是中国人民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徐沪济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
在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后,我国正在实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目标是在月球南极区域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